刘志勤:我们需要“浪费耻感”

2013年02月06日07:42  人民网-人民日报

  浪费和反浪费的矛盾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。浪费现象普遍存在,既不能证明社会繁华,也不能证明经济发达。在许多国家,浪费都是受人厌恶和鄙视的劣行。

  笔者曾在欧洲参加各种商务宴请、年会等活动,从未见过满桌杯盘狼藉、满眼剩饭剩菜的情景。每年冬天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,汇集来自世界各国的数千重量级嘉宾,但是在各个饭店、餐厅,都不会出现饮食浪费现象。自助餐食,每个人一次只拿少量食品,很少有吃不了而倒掉的情况。同样,德国著名的慕尼黑啤酒节上,成千上万的人畅饮啤酒、享受美食,但都会物尽其用,基本没有浪费。

  亲眼所见国外的情况,不免想:难道“中国式浪费”只是发生在中国?为什么中国人出了国,也很少浪费?细细想来,可能与国外的“浪费耻感文化”有关。不靠浪费来显示富有或好客,是西方许多国家的一个社会共识,“浪费耻感”深深植入西方民众的文化心理中,使得枯燥的法律成为深得人心的行为准则。笔者在德国学习期间,曾寄宿在一位教授家里,他们家的晚餐极为简单,几乎到了“抠门”程度。许多银行高管家里的待客之道也十分简易,饮食恰到好处,甚至略显寒酸。欧洲请客的基本惯例,也是一人一汤一菜,绝无浪费余地。

  无处不在的舆论监督,则令官员更是处处谨慎。上世纪80年代初,笔者曾参与接待欧洲某国财政部长。部长率代表团访华,是来洽谈提供政府贷款。中国方面提供了很好的住宿和餐饮,但是代表团不敢接受中方提供的食宿建议,提出希望住到更简朴的宾馆去,因为担心被媒体曝光,导致回国丢官。

  奢侈浪费为什么在中国成为难以克服的陋习之一呢?我以为,浪费行为的产生,首当其冲,是中国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存在严重的虚荣心理,过于注重面子。其次,是浪费具有普遍的传播性,造成一种“见怪不怪”的社会现象。“中国式浪费”不仅仅是生活习惯的问题,还涉及心理学、社会学和文化学等领域的问题。要消除浪费,需要对症下药。

  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缺少勤俭节约的美德,很多人也熟知孔孟之道,对“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”的口号耳熟能详。但相当长一段时期,对于奢华浪费,却也存在着亦抑亦扬、亦毁亦颂、亦鄙亦羡的心理,造成口头上“避”、行动上“趋”的现象。因此,既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,维护行之有效的法律约束,让官员自律与公众监督相结合,使节俭文化成为深得人心的行为准则,更应从文化层面让人们对浪费“知耻”,从根本上消除滋生浪费的文化基因。

  (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)

分享到:

猜你喜欢

换一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新闻日方称我军导弹雷达瞄准日本护卫舰
  • 体育WCBA山西神奇夺冠 CBA广东常规赛封王
  • 娱乐香港嫩模陪睡盛行 揭秘接客行情(图)
  • 财经国务院批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
  • 科技品牌商低价:iPad份额降至历史最低点
  • 博客袁厉害有20套住宅将收养孩子分等级
  • 读书新浪历史访章永乐:1913大选与大决裂
  • 教育复印店帮学生改成绩单称正常业务(图)
  • 育儿广东警方解救14被拐婴儿皆为父母所卖